close


骨質疏鬆 Osteoporosis

 
骨質疏鬆症乃指骨密度或骨質量減少,而合併骨折的情形。

人體骨骼會不時進行重塑過程(Bone remodeling),稱骨代謝作用。透過破骨細胞吸收並造骨細胞的形成兩種作用,進行『汰舊換新』,使骨骼維持機械性的完整性,便能承受更多壓力。

在人類快速生長發育的幼年期及青春期,骨骼形成大於吸收,所以骨質持續增加,骨密度巔峰值在18歲時達到,但約在35歲以後,骨骼的吸收就會大於形成,就出現骨密度不足的現象。

骨代謝過程
溶蝕→形成→新骨質形成→骨礦物化(mineralization)

骨細胞 代謝功能 代謝結果
破骨細胞(osteoclast,OC) 吸收(bone resorption) 骨質移出
造骨細胞(osteoblast,OB) 形成(bone formation) 骨質合成

骨質疏鬆過程
骨代謝失衡(溶蝕>形成)→骨密度降低→創傷力>骨強度→骨折

當骨代謝失衡時,儲存鈣質的海綿骨,因鈣質移除而空洞化,有過強的壓力介入時,便發生骨折。

骨質流失之速率男女有異。因老化引起造骨細胞功能下降,男女無差別,每年約下降0.75%。女性因缺乏雌激素所致之骨質流失,速度甚快,每年約為 3~6% 甚至更高。


病因

老化引起的生理機能衰退

內分泌失調(雌激素、甲狀腺、副甲狀腺分泌量異常)

消化機能障礙或衰退(營養素吸收不足)

肝腎機能衰退(活性維他命D合成不足)

藥物副作用(抑制鈣的吸收)

營養不足(缺乏營養素)

血管老化或血循障礙(影響營養素吸收和細胞代謝)

脊椎軟骨病變(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和細胞代謝)



常見類別
停經後骨質疏鬆症 (Type I,Postmenopausal):見於女性,發病機轉為女性賀爾蒙因停經缺乏,導致骨質流失,每年約下降3~6%甚至更高。

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(Type II,Senile):男女皆可發生。發病機轉是肝腎小腸等生理機能衰退,使活性維生素D合成降低,導致骨質流失,每年約下降0.5~1%。



與鈣質吸收相關的生理因素

甲狀腺抑鈣素:抑制破骨細胞活性,使鈣質進入骨骼

副甲狀腺移鈣素:使鈣質由骨骼中移出進入血液中,補充血液內鈣含量。

雌激素:抑制破骨細胞OC、刺激造骨細胞

消化道:消化吸收食物中的鈣、磷、蛋白質等營養素

小 腸:小腸控管鈣磷,維持身體營養素的動態平衡。維他命D主控吃入小腸
裏 血液循環:硬骨內的血管,幫助骨細胞吸收鈣與膠原蛋白。

血氧濃度:血液含鹼度過高會促使鈣質流失無法吸收,造成骨質異常。含氧量下降會使含鹼度升高。
與維生素D吸收相關的因素

肝臟:肝細胞負責把維他命D嵌上蛋白質,然後送血液循環到腎臟

腎臟:由肝溢出的維他命D經血液循環到達腎臟,在腎小管裏被羥基酵素改變結構,再分發到小腸



原文出處:ELGUCARE 脊椎健康知識網

雖然是藥商為了promote 該藥所建置的網站,但是對於疾病的形成、病理機制解釋的非常淺顯易懂,推薦給大家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oko870019 的頭像
    yoko870019

    住在城堡裡面的不是公主

    yoko870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